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主要有D2(麦角钙化醇)和D3(胆钙化醇)两种形式,它们的结构很相似,只是侧链有差别。维生素D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可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促进钙盐的更新和新骨的生成,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维生素D主要通过阳光照射和食物摄取等方法获得,其中紫外线B可激活皮肤中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植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比较低,而大多数是存在海鲜类、奶类、动物肝脏、鸡蛋等食物中。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主要有D2(麦角钙化醇)和D3(胆钙化醇)两种形式,它们的结构很相似,只是侧链有差别。维生素D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可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促进钙盐的更新和新骨的生成,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维生素D主要通过阳光照射和食物摄取等方法获得,其中紫外线B可激活皮肤中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植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比较低,而大多数是存在海鲜类、奶类、动物肝脏、鸡蛋等食物中。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液相色谱质谱(LC-MS)。以HPLC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检测流程和方法。如果要测的话,需要咨询有经验的老师或查阅权威的文献资料。
1.样品提取
称取样品2g放到5ml棕色离心管内,加入2ml乙醇。匀浆200s,转移到50ml棕色离心管,再加入皂化试剂,充分振荡1min。在85℃的水浴中避光30min,反应结束后取出来放冷到室温。弄出来后,加入15ml的石油醚试剂,混合1min,静置15min。重新萃取2次,合并到一起。用水洗涤到中性,加入1g的无水硫酸钠,取上清液,室温吹干。加0.5ml的乙醇溶解,0.22um膜过滤,待测。
2.色谱条件
可以用VWD或DAD的检测器,波长设置为265nm。C18的色谱柱,250mm长,4.6mm内径,5um粒径。柱温的话,一般设置为30℃差不多了。就考虑流动相了,流动相用100%的甲醇,等度洗脱,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要脱气或色谱级别的。流速为1ml/min,进样量10-20uL,根据实际的出峰情况进行调整。
3.标准曲线
称取维生素D的标准品于5mL棕色容量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甲醇超声溶解,用甲醇定容至刻度线,摇匀、使之成为1mg/mL的储备液。稀释成200ug/mL,100ug/mL,50ug/mL,20ug/mL,10ug/mL,2ug/mL的梯度浓度。依次进样到HPLC,记录出峰的保留时间,对各个峰的峰面积进行积分处理,对应到峰的标准溶液浓度,拟合出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
4.含量计算
将样品溶液进到HPLC中,或自动进样,或手动进样,看出峰的情况。根据保留时间,可以识别出样品维生素D的色谱峰,对峰面积进行积分,并代入到回归方程,就可计算出样品溶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