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青霉素,又称为橘霉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它能够污染玉米,大米等农作物,对人和动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化学式为C13H14O5,分子量为250.247,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正己烷等。主要用作微生物源杀虫杀螨剂,用于果树防治各种有害螨。对于食品添加剂,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桔青霉素的限量为0.04 mg/kg。
桔青霉素,又称为橘霉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它能够污染玉米,大米等农作物,对人和动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化学式为C13H14O5,分子量为250.247,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正己烷等。主要用作微生物源杀虫杀螨剂,用于果树防治各种有害螨。对于食品添加剂,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桔青霉素的限量为0.04 mg/kg。

测定桔青霉素含量,主要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气相色谱(G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等
这里以HPLC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检测的流程和方法。如果有需要检测的,而且自身有设备和环境条件的,可以查询一下相关的文献和标准,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去完成。这里不仅考查的是样品和桔青霉素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还需要对仪器的各个部件及功能进行充分的、系统的了解,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因为,在后续的检测过程中,需要通过验证或开发色谱方法,不仅要从样品出有效的分离出来,还要在检测器中获得相对理想的目标色谱峰,便于准确的计算出含量。

1.样品处理
将样品(如大米,辣椒,玉米等)充分的粉碎,研磨成粉,过筛。准确的称取10g到150ml的具塞锥形瓶中,这个时候向里面加入50ml的甲醇-水(70:30)的提取液。高速离心2min,过滤提取液。提取1ml滤液出来到另外的一个容器中,加入49ml的10mmol/L的磷酸溶液(pH7.5)稀释,混匀,用玻璃纤维纸过滤,并进行后续免疫亲和柱净化,待测。
2.色谱条件
采用C18的色谱柱,150mm,内径4.6um,粒径5um,柱温30℃;流动相A-乙腈,B-10mmol/L磷酸(pH2.5),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器激发波长350nm,发射波长500nm。进样量50ul,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和调整。
3.标准曲线
配制0.0ng/mL、1.0ng/mL、2.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6个浓度的桔青霉素标准工作液。在相对较好的色谱条件下,用配制好的这6个标准工作溶液分别进样,以相应的桔青霉素的色谱峰的峰面积为纵坐标,以对应的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
4.样品测定和计算
将试样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上述的色谱条件,测定相应的峰面积。由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试样溶液中桔青霉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