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酸,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它能让叶子落下来,就称为脱落酸。在植物,特别是高等植物中都有存在。经过科学研究证明,它除了能让叶子脱落,还能使根芽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在种子储藏的时候,有的地方会用脱落酸对种子进行处理,抑制发芽,从而积累糖分和蛋白。脱落酸能够让植物,具有抗旱能力。周边环境的水分减少了的时候,脱落酸让叶片脱落下来,降低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水分的流失。如果给小麦施加脱落酸,就会抑制杆的伸长,将果实保持的更坚实,从而提高麦粒的重量。这个小麦的杆子不那么高,底盘低,扎实,就起到抗倒伏的作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是测定植物脱落酸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具有高效,快捷,准确,可靠的特点。在科研领域,GC-MS检测结果,具有相对权威的参考价值。
GC-MS测植物脱落酸,过程包括样品制备,衍生化处理,色谱分离,质谱检测,结果分析等。
1.样品处理
对植物的组织样本进行研磨成粉,并在甲酸等有机溶剂的作用下,提取出其中的脱落酸。这里,可能会用到超声水浴等措施。总之,就是尽可能的利用现在通用的,科学的提取方法,将植物组织中的脱落酸,溶入待测溶液中,从而有利于后续的仪器分析。

2.衍生化
脱落酸本身是不易挥发的,需要给脱落酸扎上翅膀,让它转化成挥发性的化合物。一般情况下,可以用甲酰化等化学反应,有利于GC更好的进行分离。这个步骤是相对繁琐的,如果有需求的话,需要查询操作步骤和流程,掌握准确的参数和条件,从而获得相对可靠的检测结果。

3.色谱分离
这里色谱是气相,它是根据衍生化脱落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离,选择适当的气相色谱柱,设置温度。调整气相色谱的载气流速,升温速率。这里没有提到检测器,因为它是联用的质谱。因此,这里的目的,就是将脱落酸从溶液中充分的分离出来。
4.质谱检测
从气相色谱中洗脱出来的脱落酸,进入到质谱检测器。先在离子源的地方,将化合物打碎。再进入质谱检测器的真空环境中,电磁场的作用下,根据质荷比(m/z)的不同,分离出对应的质谱峰。离子源的电离模式有多种,常用的是电子轰击电离或化学电离。对分离出来的化合物,进行质谱扫描。对质谱图中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结合已知脱落酸的基本特征,对脱落酸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可以根据标准曲线的方法,计算出样品中的脱落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