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植物和藻类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检测其含量主要采用酶解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酶解法通过酶解和酸解将β-葡聚糖转化为葡萄糖,再通过比色法或葡萄糖氧化酶测定其含量。HPLC法通过色谱柱分离,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含量,需注意色谱条件和参数设置。GC-MS法则将β-葡聚糖转化为挥发性衍生物,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并利用质谱鉴定,最终通过标准曲线定量。
β-葡聚糖广泛的存在各种真菌中,比如酵母,灵芝等。在植物中,β-葡聚糖主要存在燕麦,大麦等谷物中。根据科学发现,有一些藻类也含有β-葡聚糖。若干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β- (1、3)糖苷键连接,侧链为B-(1、6)葡聚糖。β-葡聚糖的化学式为(C6H10O5)n,n为多糖分子的重复次数。一般为几百到几千个葡萄糖分子,具有许多的生物活性。β-葡聚糖因其多种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

检测样品中的β-葡聚糖含量,就要想办法从样品中把它提取或识别出来。测定方法有酶解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等。
1.酶解法
利用特定的β-葡聚糖内切酶,将β葡聚糖的糖苷键,一根一根的切下来,形成寡糖。再经过酸解,就形成了葡萄糖了。这个时候,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测定葡萄糖的含量,间接推算出β-葡聚糖的含量。另外,也可以采用比色法,根据标准曲线,定量测出葡萄糖的含量,进一步推算出β葡聚糖的含量。
2.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这个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是前处理部分,可以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
β葡聚糖在流动相和色谱柱之间的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将处理过后的样品注入到HPLC,判断出峰的具体情况,并用标准曲线的方法,计算出样品中的β葡聚糖含量。
色谱条件,采用氨基键合相柱或凝胶柱,柱温70℃;以纯水为流动相,流速0.5-1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进样量根据色谱柱,流动相,检测器的性能参数来确定。
在HPLC配备的计算机软件上操作相关的步骤,设置好相应的参数,对序列进行编号,上机测定,记录色谱峰和数据。采用标准品,梯度稀释5-7个点的方法,测定对应的色谱峰,对面积进行积分,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和回收率。
对样品的测定,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及时找到办法,从而获得有效的色谱峰。色谱条件是和标准品的是一样的,对色谱峰进行积分。根据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β葡聚糖含量。
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将β-葡聚糖转化为挥发性衍生物,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离,最后利用质谱进行鉴定,标准曲线方法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