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甙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主要存在于十字花科蔬菜中,具有多种侧链结构。在水解后,硫甙能产生异硫氰酸酯类、葡萄糖及硫酸氢钾等降解产物,这些产物具有风味、杀菌和化学防御等作用。检测硫甙含量的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HPLC法为例,测定过程包括样品前处理、色谱条件选择、标准曲线绘制、样品测定和数据计算。样品前处理涉及提取,色谱条件需根据标准或自行开发。标准曲线绘制需确保相关系数r2>0.999,样品测定需结合回归方程计算浓度,并考虑回收率和稀释倍数。
硫甙,又称为硫代葡萄糖苷,是植物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含有氮和硫。水解后能产生具有R-N=C=S结构的油状异硫氰酸酯类、葡萄糖及硫酸氢钾。它主要存在于十字花科蔬菜中,根据侧链极端的不同,可以将硫甙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吲哚族等。侧链有多种,分直碳链、支碳链,含双键、羟基、羰基或各种氧化态硫。硫苷在内源芥子酶的作用下容易水解产生降解产物,硫甙降解产物具有风味,杀菌,化学防御等作用。

检测样品中的硫甙含量,主要方法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等。这里,以HPLC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
HPLC测定,主要分几个部分。包括前处理,色谱条件选择,标准曲线,样品测定,数据计算过程。
样品的前处理,其实就是提取。可以通过加热、有机溶剂如甲醇等提取出来。这个过程,是有详细的、精准的数据和严谨的流程来完成的。
色谱条件很关键,它是测试的配置。一般情况下,是根据相关的标准,在实验的时候要验证的。如果没有参考标准,要自己开发的。比如,选择C18色谱柱,柱温30℃;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流速1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29nm;进样量10ul,仅供参考。

标准曲线:选择和样品目标化合物相同的标准品,进行适当的溶解。并根据样品溶液的浓度,对标准品进行至少6个点的梯度稀释,确保在范围内。依次进样到HPLC中,按上述的色谱条件,在软件中读取数据,记录色谱峰。在正常的情况下,也就是基线平稳,出峰合理。对峰面积进行积分,根据对应的标准浓度,可以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回收率。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相关系数r2>0.999,重复性符合要求。

样品测定:测定的步骤和标准品进样方式类似,但不同的是,样品可以稀释一定的倍数。测定的色谱峰,结合回归方程,是可以计算出样品浓度的。这个还要计算进去回收率和稀释倍数,如果样品的色谱峰不理想,需要找出问题,重新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