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具有确保细胞活力和物质运输能力的功能。其合成受抑制会导致真菌细胞膜破坏,从而抑制真菌生长。麦角甾醇可作为医药化工原料,提取方法包括皂化回流法、超声波、微波和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气相色谱(G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HPLC法使用C18色谱柱,乙腈-水或甲醇-水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82nm,具有高分离效率和准确性。GC法需衍生化处理,使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或质谱检测器(MS),分析速度快但操作复杂。UV-Vis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灵敏度较低,适用于高含量样品。
麦角甾醇,又名麦角固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稳定,专一性强。麦角甾醇主要是靠微生物发酵而来,溶于乙醇、乙醚、苯和三氯甲烷,不溶于水。它可以确保细胞活力,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整性,以及物质运输能力。如果麦角甾醇合成比较少,或被抑制合成,可以使真菌细胞膜受到破坏,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麦角甾醇可以作为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可以采用皂化回流法、超声波、微波、超临界流体CO2来萃取。

检测麦角甾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气相色谱(G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
1.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使用HPLC测麦角甾醇的含量,关键点是在色谱条件,基础方面是样品提取,最终还要看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色谱条件(仅供参考):采用传统的C18色谱柱,柱温一般设置为25℃或30℃;以乙腈-水或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一般为1.0ml/min,进样量为10-20uL;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82nm。
样品处理:麦角淄醇样品的处理,一般是采用有机溶剂,比如甲醇、氯仿-甲醇混合物等,进行提取。辅助采用超声波或微波萃取,0.45um膜过滤。
标准曲线制作:准确称量麦角甾醇标准品20mg,加入到20ml的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三氯甲烷溶液定容到刻度,摇匀,配制成1mg/mL。以此溶液为原液,依次配制成5、10、20、40、80、120、160ug/mL的对照品溶液,按上述的色谱条件进行上机测定。以标准品的峰面积为纵坐标,对应标准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并确保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9,计算回收率、检测的精密度和重复性。
样品测定和计算:将样品溶液进行适当的稀释,并以上述的色谱条件上机测定。记录测定的色谱峰面积,结合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麦角甾醇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精度好、快速等优点。
2. 气相色谱法(GC)

如果要用GC检测麦角甾醇含量,需要先将样品中的麦角甾醇进行衍生化处理,使它适合气相色谱分析的化合物,然后利用GC进行分离和检测。常用的检测器是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质谱检测器(MS)。这种方法分析速度快,分辨率高,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有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操作人员完成。
3. 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如292 nm)下测定麦角甾醇的紫外吸光度,结合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灵敏度较低,只适用于麦角甾醇含量较高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