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热线:
400-075-0108

www.sinobestbio.com

优选生物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大豆异黄酮检测方法
来源: | 作者:上海优选生物 | 发布时间: 2024-09-24 | 2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植物雌激素的结构。它影响植物激素分泌、代谢生物学活性、蛋白质合成和生长因子活性,主要来源于大豆的种皮、胚轴和子叶。大豆异黄酮分为游离型苷元和结合型糖苷两种。检测其含量的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液相质谱联用(LC-MS)法、气相色谱(GC)法、毛细管电泳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HPLC法通过C18色谱柱和梯度洗脱测定色谱峰,计算大豆异黄酮含量;ELISA法采用双抗夹心法,通过酶标仪测定吸光度,计算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总大豆异黄酮含量。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与植物雌激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大豆异黄酮能够影响到植物激素分泌、代谢生物学活性、蛋白质合成以及生长因子活性。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胚轴和子叶中,天然的大豆异黄酮主要分为游离型的苷元和结合型的糖苷两种。



检测样本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常见的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液相质谱联用(LC-MS)法、气相色谱(GC)法、毛细管电泳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等,这里简单的介绍两种。


1.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色谱条件:C18色谱柱,柱温25℃;甲醇:0.3%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进样量20ul;紫外检测器,波长260nm。


样品准备:称取固体的样品若干克,粉碎,在55℃真空干燥24h,进一步粉碎。称取0.2g样品粉末,加入5ml正己烷,超声波脱脂10min,3000r/min离心3min。去除正己烷,加入10ml的80%的甲醇,超声萃取10min,3000r/min离心3min,转移上清液,在70℃水浴中挥发干,再用80%甲醇溶解到400ul,过滤,待测。



标准曲线制作:称取大豆异黄酮标准品5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80%甲醇溶解,定容,摇匀,配制成0.5mg/ml的标准溶液。梯度稀释7个点,并在上述的条件下,在HPLC中测定对应的色谱峰。以标准浓度为横坐标,对应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和回收率。同时测定样品中的大豆异黄酮的色谱峰,根据色谱峰面积,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


2.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


检测方法: 双抗夹心法。

检测原理:用纯化的抗原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原,往包被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大豆异黄酮(CRG),再与 HRP 标记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原复合物,经过洗涤后加底物TMB 显色。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大豆异黄酮(CRG)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 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豆异黄酮(CRG)含量。



这种方法适合大量样品样品的检测,精度要略低于HPLC和LC-MS。


此外,大豆异黄酮结构中羟基和芳环形成的共轭体系对紫外光有特征吸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大豆异黄酮含量。


服务热线 Online
400-07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