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是一种天然三萜羧酸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菌作用,常用于医药和化妆品。其提取方法包括甲醇和乙醇提取,并通过硅胶柱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熊果酸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HPLC法使用C18色谱柱,乙腈-水或乙腈-0.1%磷酸溶液作为流动相,通过梯度洗脱和紫外检测器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则通过加入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显色,测定吸光度值。两种方法均需制作标准曲线,通过回归方程计算熊果酸含量。
熊果酸是一种天然三萜羧酸化合物,分子式为C30H48O3,分子量456.7,易溶于丙酮,可溶于热的冰醋酸和2%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不溶于水和石油醚。熊果酸一般是用甲醇和乙醇提取的,在进一步分离纯化。还有用提取液减压浓缩,在硅胶柱上分离富集。也有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物分离的。熊果酸存在于唇科植物夏枯草,冬青科植物铁冬青、蔷薇科植物枇杷、玄参科植物泡桐等。熊果酸一般是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和化妆品原料上。

检测熊果酸含量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1.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HPLC色谱条件:选择C18色谱柱,柱温:室温。乙腈-水或乙腈-0.1% 磷酸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波长220nm。流速1ml/min,进样量5-10uL。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植物样本,粉碎。放在索式提取器中,加入乙醚300ml回流提取到无色,回收溶剂。残留物用石油醚浸泡2次,去掉石油醚,用无水乙醇-乙醚混合液微热溶解并定容到5ml容量瓶中,制成样品溶液。

标准品制备:精密称取熊果酸标准品若干mg,放在10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并定容,摇匀,制成标准溶液。
标准曲线制作:梯度稀释标准品溶液,至少6个点,在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峰。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对应的标准溶度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和回收率。
以相同的条件,上机测定样品。软件上记录色谱峰数据,对色谱峰面积进行积分,看是否在标准曲线的范围内。如果在的话,就可以根据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计算出样本的熊果酸含量。如果不在,可以进行适当的稀释,并重新测定。
2.紫外-分光光度法
向熊果酸样品溶液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在分光光度计适合的波长(如270nm)处测定吸光度值。使用标准品,梯度稀释7个点,分别进行显色反应。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对应的吸光度值,以空白试剂为对照。以浓度为横坐标,对应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对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并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值,以空白试剂为对照。看是否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如果在范围内,可以多测几次求取平均值。并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的熊果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