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酸是一种不饱和二元羧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在食品行业中用作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和香料。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液相质谱联用(LC-MS)法。HPLC法通过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分配系数差异分离延胡索酸,并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含量。LC-MS法则结合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鉴定能力,提供更丰富的结构信息和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延胡索酸,又名富马酸、反丁烯二酸、紫堇酸。是一种不饱和二元羧酸,化学式为C4H4O4,分子量116.07。最早在延胡索中发现,此外在多种蘑菇中也有存在。可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喝乙醚,难溶于氯仿、四氯化碳、苯。延胡索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细胞中的延胡索酸盐会被延胡索酸水合酶催化生成苹果酸。在食品行业,可以用在肉制品加工,当作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香料使用。

延胡索酸含量检测方法,常见的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液相质谱联用(LC-MS)法。
1.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HPLC通过样本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将延胡索酸从各个组分中分离出来,在检测器特定波长处测定信号值,软件中记录色谱峰和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液相色谱的检测条件是必需的,也是关键的。如果没有现成的方法,一般是需要摸索的。选择最优化的设计组合,从而能够获得相对准确的色谱峰。比如C18色谱柱,柱温30℃;紫外检测器,波长205nm;流动相为甲醇和0.1%磷酸水溶液混合物,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进样量10uL。

称取1g的样本,加入乙酸乙酯等溶剂溶解。在超声、静置、过滤、蒸干等步骤后,选择使用甲酸来溶解,并定容到适量的体积。在上述的色谱检测条件下,上机测定其色谱峰。采用标准曲线的方法测含量,利用标准品梯度稀释,至少6个点。上机测定,并记录对应浓度的色谱峰。对色谱峰面积进行积分,根据浓度,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和回收率。使用HPLC对样本溶液进行测定色谱峰,根据色谱峰面积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样本中的延胡索酸含量。稀释样本的溶液在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内,确保测定数据的准确性。
2. 液质联用技术(LC-MS)
LC-MS结合了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鉴定能力,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结构信息和更高的检测灵敏度。适用于复杂样品中延胡索酸的检测,能够提供比HPLC更详细的结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