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基色胺,又称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化学式为C10H12N2O,由色氨酸在体内转化生成,过程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参与。其代谢途径包括甲基化和氧化,最终产物分别由肾脏和肝脏排出。检测5-羟基色胺含量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质谱联用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而酶联免疫吸附法则通过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显示出颜色的深浅与5-羟基色胺含量正相关。
5-羟基色胺是一种吲哚衍生物,又称血清素,简称5-HT,化学式为C10H12N2O,分子量为176.22。来源于色氨酸,是一种在人体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对生理功能有重要影响。色氨酸在体内的转化,需要维生素C、叶酸、铁、钙和维生素6的帮助,最终生成5-羟基色胺。5-羟基色胺的代谢过程有两个,一个是甲基化途径,即5-羟基色胺通过甲基化的作用转变为5-羟基甲醇,然后被肾脏排出体外。另外一个是氧化途径,在单胺氧化酶的作用下,5-羟基色胺被氧化成5-羟吲哚乙酮,被肝脏排出体外。

检测样本中的5-羟基色胺含量,主要方法有气相色谱(G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液相质谱联用(LC-MS)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等。
1.气相色谱(GC)法
样本准备:将动物组织进行匀浆处理,通过酰化反应,将5-羟基色胺转化为易于气相分析的形式,经过乙酸乙酯提取,并实现衍生化。
色谱条件:采用石英毛细管柱为色谱柱,以氦气为载气,设置柱温上升速率,进口温度和接口温度。
通过检测程序,将样品中的5-羟基色胺分离并检测出来。

2.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色谱条件:采用C18的色谱柱,柱温25℃,紫外检测器,波长275n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70:30:0.1V/V),流速1mL/min,进样量20uL。
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干扰因素少等特点,可以同时检测5-羟基色胺及相关物质。同时,为了更精准的测定,可以搭配质谱仪。

3.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采用试剂盒,以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样本中的5-羟基色胺含量。用纯化的5羟色胺(5-HT)捕获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的微孔中依次加入5羟色胺(5-HT),再和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5羟色胺(5-HT)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5羟色胺(5-HT)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