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化学式为C6H13N3O3,最早是从西瓜中提取的,因此而得名“瓜氨酸”。其实,在代谢的过程中,它是由精氨酸被氧化成N-羟基-精氨酸,继续氧化生成瓜氨酸和一氧化氮。瓜氨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正常细胞造成的损伤。除了西瓜,在苦瓜、洋葱、坚果、鹰嘴豆、花生、南瓜、黄瓜、葫芦等水果蔬菜中都含有瓜氨酸。

检测植物样本中的瓜氨酸含量,主要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液质联用(LC-MS)法、分光光度法等。
1.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HPLC检测瓜氨酸,主要步骤包括:试剂准备、样品制备、色谱条件设置、标准曲线、样品检测、结果处理等。其中,色谱条件的设置包括色谱柱、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流速、进样量、检测器及波长等,实现最优化设计组合,检测出最佳的分离效果和色谱峰。每个参数都是非常关键的,小的细节也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因此,HPLC检测是一个认真的、负责的、不断优化的实验过程。标准品的梯度进样,获得不同浓度下的色谱峰。通过色谱峰面积和标准品浓度的对应关系,制作出标准曲线,计算出回归方程和回收率。样品检测,也是以同样的条件进行,并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最终的结果。

2.液质联用(LC-MS)法
液相能够将化合物中的瓜氨酸有效分离出来,而质谱可以对瓜氨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LC-MS适合多种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操作相对比较复杂,对仪器和技术要求比较高,但检测结果是相对准确的。质谱是采用离子碎片的质荷比,准确测定瓜氨酸的含量和结构。
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间接计算瓜氨酸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但可能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