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是所有生物细胞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体,它是一种酸性较弱的有机酸,分子结构为CH3COCOOH,同时含有活化酮和羧基基团。可作为原料,应用于化学、制药、食品、农业、生物等领域。

通过乙酰CoA和三羧酸循环,丙酮酸可以实现糖、脂肪、氨基酸之间的互相转化。丙酮酸是糖酵解途径的最终产物,在细胞浆中还原为乳酸为机体供能,或进入线粒体氧化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葡萄糖有氧代谢。容易与氮化物、醛、卤化物、磷化物等反应,参与生物体的糖代谢,以及胶质、氨基酸、蛋白质等的合成、代谢等。

检测样本中丙酮酸含量,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基本步骤包括样品制备、色谱条件设置、标准曲线、样品测定和计算。
一、样品准备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生物样本,如细胞提取物、组织匀浆或体液等。对样本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离心、过滤或稀释,以去除杂质并调整样本浓度。
二、色谱条件优化
在选择色谱柱时,需考虑丙酮酸的极性和分子量,选择适合的色谱柱类型。同时,优化流动相组成和流速,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和检测灵敏度。如采用氨基柱,柱温30℃,乙腈-磷酸二氢钾(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10nm等。

三、建立标准曲线
使用纯丙酮酸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峰面积或峰高。以丙酮酸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或峰高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确保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便后续样品中丙酮酸含量的准确计算。准确称取丙酮酸标准品,按要求的溶剂,配制5,10,20,50,100,200ug/ml的标准溶液,根据测定的色谱峰面积,对应浓度,制作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和回收率。
四、样品测定和计算
将预处理好的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记录丙酮酸的色谱峰。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中丙酮酸的色谱峰面积,计算样品中丙酮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