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碱是一种双酯类生物碱,分子中的酯键产生毒性。主要存在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溶于无水乙醇、乙醚和水。检测植物样本中的乌头碱含量,主要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液质联用(LC-MS)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些,便于参考。

1.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HPLC检测样品中的生物碱,主要包括样品处理-色谱条件设置-进样-标准曲线制作-数据计算等过程。对于做实验的人来说,样品处理是很基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样品处理不好,后面做的再好,数据也是不真实的。样品处理包括方法和顺序,方法包括提取、洗涤等,按顺序操作,避免出现错误。同时,也要注意它具有毒性,做好防护和废液处理。提取后的乌头碱样品,进样到HPLC中测定色谱峰,对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分析。

测定样品中乌头碱含量,避不开标准曲线的制作。标准曲线就是一把尺子,尺子做好了,测量结果就想对准确一些。使用乌头碱的标准品,梯度进样到HPLC中,根据对应浓度的峰面积,制作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要计算样品中的乌头碱,还要考虑一个回收率的问题。就是标准品上标记的浓度,和通过色谱峰计算出来的浓度还是有一点差别的,将这个差别给计算出来,并回归到样品检测过程,才能得出想对准确的数据和结果。
这个过程看似是顺利的,其实还是有条件的。这个就是色谱条件,它之所以能够测很多种类的样品和指标,在于参数调节的灵活性。比如,色谱柱,流动相,进样量,进样速率,柱温等,通过最优化的组合设计,获取最佳的检测结果。如果有国标或药典可以参考,也是可以拿来用的,要考虑验证。

2.液质联用(LC-MS)法
LC-MS是在HPLC的分离基础上,连接了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质谱仪。质谱是可以对生物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以荷质比为横坐标,离子强度为纵坐标。离子出现的频率或强度,是分析化合物结构的重要参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样品中的乌头碱含量检测,同时,还能测出其代谢产物的信息。
除了以上的检测方法外,还有紫外分光光度法,即在特定波长下,测定乌头碱的含量。也是要先处理样品,制作标准曲线,然后计算数据。这种方法简单快捷,适合于初期的筛选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