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酸的基本上机构是芳环和脂环,在环上连有羧基、羟基、醌基、甲氧基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决定了腐殖酸的一些物理或化学性质,比如弱酸性、亲水性、离子交换性、吸附性和生物活性等。腐殖酸可以和金属离子发生交换、吸附和络合作用。腐殖酸主要是由动植物的遗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地球化学的一系列过程而形成的一类有机物。它广泛的存在于土壤、煤炭中。它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保水保肥,促进植物生长。

检测腐殖酸的方法,主要有焦磷酸钠提取法、荧光法、紫外吸收法等。
1.焦磷酸钠提取法
在测定总腐殖酸含量的时候,因为腐殖酸溶解于碱性溶液,用焦磷酸钠碱性溶液作为提取剂,它和腐殖酸钙、镁中的Ca2+和Mg2+络合,形成焦磷酸钙、镁沉淀。再将难溶的焦磷酸钙、镁转化为可溶性的腐殖酸钠被提取出来。在强酸溶液中能够被重铬酸钾氧化,根据重铬酸钾的消耗量,计算出腐殖酸的含量。使用这种方法测定腐殖酸含量,要注意安全,避免剧烈反应导致溅出。

2.荧光法
荧光法是利用腐殖酸中含有的各种芳香族化合物,在特定的波长下发生荧光现象来测定腐殖酸含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腐殖酸含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腐殖酸吸收紫外线的特性来测定其含量。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有标准品的梯度稀释,并测定对应的吸光度值,制作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根据对样品中的检测腐殖酸的吸光度,计算出样品中的腐殖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