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酸是一种有机酸,还是一种天然的酚类化合物,又名3,4-二羟基肉桂酸,可溶于热水、乙醇、具有广泛的抑菌、抗病毒、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咖啡酸一般存在于黄花、蒲公英、升麻等中草药植物中,检测植物样本中的咖啡酸含量,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检测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等。这里,着重说一点HPLC检测方法。
HPLC比较适合植物提取物含量检测,比如咖啡酸等。化合物在色谱柱的分配系数不同,可以将样品中的各组分进行分离,通过流动相逐步洗脱出来,并在检测器中测定含量。根据在软件中记录的色谱图数据,包括峰高和峰面积,对标准品进行梯度进样,对色谱峰面积,制作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和回收率。对样品进行测定,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咖啡酸含量。

检测步骤包括:样品制备-色谱条件设置-进样测定-数据分析。其中,样品制备是基础的,将含有咖啡酸的样本进行提取、纯化等,得到适合HPLC检测的溶液。对色谱条件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它也是检测的方法。将色谱系统的各个参数,通过最优化组合设计,获取最佳的匹配结果。比如,选择C18的色谱柱,甲醇-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323nm波长),进样量、流速和柱温等。对标准品进行梯度进样,进样得到色谱峰,制作标准曲线。在同样的条件下,对样品进行测定,并记录色谱峰数据,计算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会用到不少的设备。比如,台式离心机,超声波清洗机,烘箱,移液器,过滤器,滤膜,注射器,进样瓶等。实验过程中细微的地方,都可能影响到色谱峰的变化。很多朋友在检测的时候,发现色谱峰不对劲,就去找什么原因。其实,大多数的原因就在于基础的操作和细微的错误。HPLC能够检测多种化合物,特别是复杂的样品分析。具有分离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