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藓糖醇是一种四碳糖醇,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比如甜瓜、葡萄、梨、蘑菇等都有发现。它具有爽口的甜味,可以作为甜味剂,应用于多种食品。对酸、热十分稳定,耐酸耐碱性都很高,在200℃温度以下也不会发生分解和变化,不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而发生变色。

检测样本中赤藓醇糖含量的方法有许多,比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根据检测需求和检测限来确定用哪种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
1.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这是一种经典的方法,它经常被用于检测化合物含量。系统是可以根据参数有所变化,适应各种样品的检测需求。使用理性的色谱柱,根据化合物分配系数不同,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使用有效的流动相配比,能够将色谱柱中目标化合物根据先后顺序洗脱出来。洗脱出来的化合物,要进入检测器中测定。为了获得准确的、完整的目标化合物色谱峰,就要调节其他参数。比如,柱温,一般是室温,根据情况可以设置对应的温度。流动相的流速设置是很关键的,它决定了色谱峰的高低。当流速增加的时候,在短时间内洗脱出来的化合物就多,峰高就高。而流动相配比也是有梯度的,有机相的比例会逐步提升,从而获得更完整的色谱峰。选择能够准确检测目标化合物的检测器,设置好对应的波长,检测出峰后,就进入色谱数据分析阶段了。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
GC-MS是利用了气相色谱的分离特点,以及质谱检测器的高灵敏、高分辨率的优势,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气相色谱分离,就要满足使用的条件。直接上样品,恐怕不太行。需要将样品衍生化,设置好对应的参数,并按标准步骤将样品注入到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离,在质谱检测器上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能够同时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信息,计算出样品的定量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种方法,需要有专业设备和数据分析能力。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UV-Vis是一种简单的、快速的检测方法,它适合于大批量的样品检测。检测的原理是:利用赤藓糖醇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进行检测,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的赤藓糖醇含量。
首先,要知道在哪个波长下测定能测定最佳的吸光度值,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扫描一遍或多测几个点。其次,配制标准品溶液。这里的标准品,是进行梯度稀释的标准品,浓度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在特定波长处测定对应吸光度值,对应标准浓度可以绘制标准曲线。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可以多测几次,求取平均值。最后呢,根据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的赤藓糖醇含量。方法简单,没有上面两种方法那么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