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是植物中存在的红色素,或者说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它溶于氯仿、油脂等,但不溶于水。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在植物的成熟的、红色果实中含量很高,比如番茄、胡萝卜、西瓜、木瓜、石榴等。番茄红素能够提高免疫力,减少还没发生的疾患,预防骨质疏松,改善视力,增加酒量等。

检测植物中的番茄红素含量,方法还是挺多的。比如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气相色谱(GC)法等。这里说一下HPLC,它具有高分辨率和准确性,常用于科研检测和质量控制。
番茄红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植物样品经过处理,在焦性没食子酸-二氯甲烷溶剂中超声提取,经过滤膜过滤,上液相检测,对数据进行处理。当然,过程并非这么简单。对于液相检测,更主要的是色谱条件。色谱条件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比如色谱柱、检测器、柱温、流动相、进样量、进样速率等。如果其中有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结果就不太一样了。为了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就要对各个条件进行考核,并实现最优化组合。

根据国标《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液相色谱检测番茄红色含量,其色谱条件是:C8或C30色谱柱,150*4.6mm,5um,柱温30℃,检测波长472nm,流动相甲醇:乙腈=50:50,流速:1.0ml/min,进样量:10uL。分别吸取番茄红素对照品溶液,用焦性没食子酸一二氯甲烷溶液稀释并在棕色容量瓶中定容的浓度分别为0.2,0.5,1.0,5.0,10.0,20.0 g/mL标准系列,上机检测。根据检测的色谱数据和浓度的对照关系,制作标准曲线。对样品进行测定,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的番茄红素含量。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