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肌肉活动的时候,就会消耗肝糖元;当肝糖消耗完的时候,就要消耗组织组织了。中性的脂肪组织会被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被当做能源来使用。游离脂肪酸存在于人的脂质内,大致可分为胆固醇,中性脂肪,磷脂质等3种。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脂类代谢,糖代谢,内分泌等功能有关。
当肌肉活动的时候,就会消耗肝糖元;当肝糖消耗完的时候,就要消耗组织组织了。中性的脂肪组织会被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被当做能源来使用。游离脂肪酸存在于人的脂质内,大致可分为胆固醇,中性脂肪,磷脂质等3种。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脂类代谢,糖代谢,内分泌等功能有关。

检测样本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实验室一般采用气相色谱(GC)或滴定法完成。由于滴定法测定的结果没有那么精准,这里着重用气相色谱法来讲述一下检测过程。
1.样品前处理
在样品中加入二氯甲烷-甲醇溶液(V/V=2:1)匀浆,4000r/min离心5min,分别取下层溶液和上层溶液于具塞试管中,加入20%的0.88% KCl 溶液后混匀,过夜分层后取下层液体真空干燥,所得物质即为粗脂肪。加入酮-甲醇溶液(V/V=2:1)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于恒温振荡器中震荡2h 后去除溶液,用丙酮-甲醇溶液洗5 次( 共用20mL) ,最后在通风橱中用氮气将交换树脂吹干。
甲酯化:加5mL 0.5mol /L 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混匀后连接回流装置。在100℃水浴中加热回流5min,然后加3mL 三氟化硼- 10% 甲醇溶液反应5min,最后加入2mL 正己烷回流萃取2min,取出冷凝装置将回流瓶冷却至室温后加NaCl 饱和溶液混合,并将其移入具塞试管中,反复冲洗回流瓶3 次将洗液一并倒入具塞试管中静置。待分层后吸取上层溶液( 正己烷层) 约lmL 于样品瓶中,于4℃下保存。

2.色谱条件
采用SP-2560的色谱柱,柱初始温度60℃,以8℃ /min 升温至180℃,1.5℃ /min 升温至240℃,保持3min; 气化室温度250℃,载气: N2; 柱流速:1mL /min; 分流比: 30∶1; 进样量1μL。采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
3.标准曲线
一般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准确的计算出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采用外标法,也就是标准曲线,即回归方程来计算。标准曲线,一般是采用5-7个点,通常是6个梯度浓度。对脂肪酸甲酯的标准品进行溶解和稀释,并在有效的检测范围内。横坐标是每个稀释的浓度点,纵坐标是对应色谱峰面积的积分,通过表格函数的形式就可以获得。
4.含量计算
有了标准曲线,只要测出来样品中的脂肪酸甲酯的峰面积,就可以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含量了。这个时候,通过出峰时间,可以判断出样品中的对应的峰。对面积进行手动或自动积分,并计算出样品中的脂肪酸甲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