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黄质,又称为玉米黄素。它是从玉米皮或玉米粗蛋白种提取出来的天然色素,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特别是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玉米黄质,属于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的脂溶性化合物。化学式为C40H56O2,分子量为568.87,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 石油醚、 丙酮、 酯类等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碱性,并且不受铁、铅等金属离子的影响。玉米黄素的化学结构比较稳定,人体吸收后依然能够保持原来的结构形态和颜色,它的着色能力较强。玉米黄素具有抗氧化能力,在花卉、 水果、 黄玉米、 枸杞等都含有。
玉米黄质,又称为玉米黄素。它是从玉米皮或玉米粗蛋白种提取出来的天然色素,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特别是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玉米黄质,属于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的脂溶性化合物。化学式为C40H56O2,分子量为568.87,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 石油醚、 丙酮、 酯类等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碱性,并且不受铁、铅等金属离子的影响。玉米黄素的化学结构比较稳定,人体吸收后依然能够保持原来的结构形态和颜色,它的着色能力较强。玉米黄素具有抗氧化能力,在花卉、 水果、 黄玉米、 枸杞等都含有。

检测样品中的玉米黄素含量,实验室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薄层层析(TLC)法、分光光度法等。以HPLC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
1.样品处理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玉米黄素是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因此,在处理的时候,需要结合到玉米黄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取出来以便于上液相色谱检测。为了满足检测的要求,一般会使用甲醇,乙酸乙酯或正己烷等溶剂或混合溶剂,对样品进行提取。根据样品的其他特性,或需要水洗,抽滤,超声等方法,进一步提取,待测。

2.色谱条件
使用HPLC测玉米黄素,色谱条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了实验的成败。色谱柱,使用传统的C18柱,长度250mm,内径4.6mm,粒径5um,柱温为室温。柱温的设置,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实际的实验环境来调整。以乙腈-甲醇-二氯甲烷为流动相,选择恰当的比例,等度洗脱。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450nm,也可以重新扫描确定最佳的检测波长,或进行必要的验证。进样量10-20ul,可以参考相关的研究文献,但不能照抄照搬。

3.标准曲线
有了检测条件,就需要一个“尺子”去测量样品的玉米黄素含量。这个“尺子”就是标准曲线,它是一种外标法。也就是将玉米黄素的标准品,进行一定的溶解,并成倍的、梯度的稀释5-7个浓度点,记录下来。根据上述的色谱条件,进样到HPLC测出色谱峰图,对色谱峰面积进行积分,可以手动,也能选择自动。在办公软件中,可以根据峰面积,对应标准溶液浓度,绘制出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确保的是r2>0.999,需要考虑重复性和回收率等情况。
4.样品测定和计算
对样品的测定,方法和步骤和标准品相似的。根据测出来的色谱峰面积,代入到回归方程,就可以计算出玉米黄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