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能促进生长、修复组织、调节血糖和提供能量。它不溶于乙醇,可通过化学合成和微生物发酵获得,常见于禽类、花生、芝麻籽等食物中。缬氨酸与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共同作用,有D-缬氨酸和L-缬氨酸两种立体异构体,其中L-缬氨酸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L-缬氨酸的测定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标准曲线和色谱峰面积计算含量,需考虑回收率和稀释倍数以确保准确性。
缬氨酸,又称2-氨基-3-甲基丁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它能够促进身体生长,修复组织,调节血糖,提供能量。在水中溶解,而不溶于乙醇。可以采用化学合成和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获得缬氨酸,食物中主要有禽类、花生、芝麻籽、香菇、大豆等。缬氨酸在体内作用的时候,一般是和异亮氨酸及亮氨酸一起参与活动。缬氨酸有两种立体异构体,D-缬氨酸和L-缬氨酸,他们的化学结构几乎是相同,但是他们的立体构型是互为镜像的。其中,D-缬氨酸在自然界中较为罕见,L-缬氨酸却广泛的存在生物体内。

L-缬氨酸测定含量,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比色法,仅供参考。
1.色谱条件
采用C18的色谱柱,250mmx4.6mm,粒径5um。柱温25℃。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3.0)-乙腈,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14nm。进样量10uL。

2.样品处理
将样品粉碎称为粉末,并称取2-5mg,加入10mL的甲醇溶解,过滤。
3.标准曲线
将L-缬氨酸标准品进行梯度稀释,至少6个点。以上述的色谱条件,进样到HPLC中,在软件中记录色谱峰和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参数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色谱峰效果。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对应的L-缬氨酸的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和回收率。
4.样品进样和计算
有的时候,样品并不是直接测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让色谱峰在软件展示70-80%的范围。参考上述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峰和数据。操作是比较容易的,要能做到完美,是需要下功夫的。根据测定样品的色谱峰面积,以及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L-缬氨酸的含量。同时,还要考虑回收率和稀释倍数,从而获得准确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