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热线:
400-075-0108

www.sinobestbio.com

优选生物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角鲨烯含量测定方法
来源: | 作者:上海优选生物 | 发布时间: 2024-10-10 | 186 次浏览 | 分享到:
角烯鲨是一种多不饱和烃类,化学式为C30H50,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检测角烯鲨含量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质谱法(MS)。气相色谱法通过样品处理和标准曲线绘制来测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色谱柱和流动相分离检测,质谱法则结合色谱仪的高效分离和质谱的高分辨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角烯鲨是一种多不饱和烃类,还有6个异戊二烯双键,属于萜类化合物,化学式为C30H50。角鲨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比如橄榄油和米糠油。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和冰醋酸,易溶于乙醚、石油醚、丙酮、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角鲨烯是一种独特的活性营养素,具有很多种生理作用,如提高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检测角烯鲨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法(MS)等。


1.气相色谱法(GC)


根据GB/T43732-2024《动植物中角烯鲨含量的测定》国家标准,非油脂类样品需经过水解、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提取、皂化和甲酯化等步骤,油脂类样品则直接进行皂化和甲酯化处理。处理后的样品,用正己烷萃取。最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角烯鲨的含量。在检测的过程中,通过将角烯鲨标准品进行梯度稀释,检测出来的色谱峰。根据色谱峰面积和对应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根据对样品的测定色谱峰和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角烯鲨含量。这个过程,对气相色谱条件进行调整是比较关键的,决定了是否有效分离出来,并准确的测定结果。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这是一种常规的检测方法,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角鲨烯的分离和检测。采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流动相,将角烯鲨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并在检测器对应波长下测定,在电脑软件中记录色谱峰和数据。如果有现成的方法,可以直接来验证。如果没有,需要对色谱条件进行确认。也就是要考虑色谱柱、柱温、流动相配比、流速、进样量、检测器类型、波长等,通过最优化的设计组合,确定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同样的方法,采用标准品梯度稀释,至少6个点,上机测定色谱峰数据。根据色谱峰面积和对应标准溶液的浓度,可以绘制出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和回收率。



对样品进行提取和处理,是非常关键的。有的时候,如果操作方法不恰当,就是色谱检测很准确,但和实际情况也是有差距的。对样品进行测定,根据测定出来的色谱峰面积,结合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角烯鲨含量。要考虑回收率和稀释倍数。


3.质谱法(MS)


质谱并不一定是单独的质谱,它通常情况下,是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气相色谱(GC)结合起来使用的。利用了色谱仪的高效分离功能,和质谱的高分辨率的特点,从而实现对角烯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质谱仪检测角鲨烯的特征碎片离子,可以准确识别并定量角鲨烯。


服务热线 Online
400-07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