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岩石风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部分的铬元素,随着大气的尘埃以及降雨,溶解到土壤中。另外,如果工业生产中产生了铬,也可能会随着水质进入土壤中。铬元素在土壤中主要是以三价铬和六价铬形式存在,三价铬是相对稳定的,而六价铬就比较活跃了。活跃的铬离子在环境中能够进入植物,并随着食物链进入动物,对健康和生长有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它能够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法调节内源激素,从而导致植物生长受到限制。除了对植物,也能破坏土壤生态系统。

检测土壤中总铬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荧光法等。每种方法的有它的适应性和特点,根据样品和检测需求来选择,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原子吸收法是基于铬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吸收能力,通过测定吸收光的强度,来确定并计算出土壤样品中的总铬含量。根据含量的高低可分别采用火焰法或石墨炉法进行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更高灵敏度的检测分析方法,它能够从离子的形式来确定土壤中微量的铬含量。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高温和高能量,将土壤中的铬原子激发成离子形态,通过质谱测量它的质量和电荷比。这种方法在检测土壤金属元素的时候,非常适用而且准确。

当然,也有用到分光光度法测土壤铬含量的。它是通过用硫酸将土壤样品溶解,将土壤中的铬元素释放出来,并通过还原剂将溶液中的铬离子还原为三价铬。由于三价铬是相对稳定的,可以使用乙酰甲肼等显色剂和三价铬发生反应,产生有颜色的络合物。这个颜色的深浅和铬含量是呈线性关系的,这个是可以通过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来得到结论。通过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土壤样品中的铬含量。不过,这种方法相对于原子吸收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显得略微粗糙些,但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根据实验检测的需求,来确定铬元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