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游离棉酚,就是棉仁组织中呈现游离状态的棉酚。棉酚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存在于锦葵科植物的根、茎和种子等。要说的是,它是有毒的。因为棉花自己也要防病虫害啊,那些不能自己防病虫害的棉花,逐渐就被害虫吃完了,剩下来的都是优良的品种,自身体内有能够抵抗病虫害的物质,也就是游离棉酚。棉酚是从棉籽中分离出来的色素物质,是倍半萜多酚物质,具有半缩醛、羟基醛和烯醇三种异构体。棉仁中的棉酚有两种,一种是结合态的棉酚,一种是游离态棉酚。游离棉酚对人和畜生都有毒,要小心的。

检测棉花中的游离棉酚含量,方法还是挺多的。比如常见的分光光度法,更高准确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如需更高灵敏度、更高分辨率的检测,可以通过薄层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液质联用法等。
1.分光光度法
国标法的检测原理:将70%的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游离棉酚在378nm处有最大吸收,测定不同浓度棉酚标准品的吸光值并绘制出标准曲线,同时测定样品的吸光值并与标准曲线比较而定量。虽然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是准确性较差。基苯胺法检测的原理:采用异丙醇与正己烷的混合溶剂对游离棉酚进行提取,并与苯胺反应将棉酚转化为苯胺棉酚,于最大吸收波长440nm处测定吸光值。

2.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HPLC是一种比较灵敏而且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虽然是这个方法,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不同的。不同种类的样品,检测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植物食品、动物体内、棉花、血清等,如果只采用一种方法去测各种样品,可能会出现结果的偏差。因此,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充分的了解,选择最佳的方法。比如棉花中,将棉酚的醛基与手性氨基化合物进行缩合,其产物的理化性质,尤其是色谱行为差异较大,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使用L-苯基丙氨醇与游离棉酚发生衍生化反应,分别生成(-)-棉酚-L-苯基丙氨醇和(+)-棉酚-L-苯基丙氨醇,以甲醇:水:磷酸=85:15:0.1为流动相,在C18柱上两者有不同的保留时间,从而达到分离,检测波长为254nm。

3.液质联用(LC-MS)法
对于生物制品,比如血液样品中的游离棉酚检测,这个是代谢产物,含量相对比较小,需要采用更高灵敏度的LC-MS检测。血浆样品中游离棉酚用乙醚进行提取,流动相为乙腈:30mmol/L醋酸铵=85:15,负离子模式,选择性离子监测,棉酚的检测离子为517.2,内标物甘草次酸的检测离子为469.3,氮气流速7L/min,雾化室压力40psig,氮气温度350℃,毛细管电压4000V,结果棉酚的保留时间3.6min,甘草次酸的保留时间3.1min,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要求,可用来测定生物样品中游离棉酚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