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皮醛也称为肉桂醛,是桂皮的主要成分,属于苯丙醛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三苯基丙烯醛,分子式C9H8O,常压下的沸点为253℃,以液态形式存在。它具有浓郁的桂皮油香味,能够抑菌防霉。在药理作用方面,桂皮醛能够解热、镇痛、降血压等作用。另外,因为桂皮醛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和芳香气味,在食品工业生产中也有用在防腐保鲜和改善口味上。

由于桂皮醛具有芳香气味,挥发性比较强,这里推荐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样本中的桂皮醛含量。
气相色谱检测桂皮醛,就是利用样品中各个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主要是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的差异,通过色谱柱中的固定相和流动相进行分离。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惰性气体氮气作为流动相,将样品溶液带入色谱柱中。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不会对样品产生干扰反应,也不发生化学变化,致力于它的物理性能,而不影响分离和检测结果。而固定相一般是由固体物质或液体组成的,比如活性炭、硅胶、硅藻土等,或者使用涂有固定液的单体作为固定相。
气体在色谱仪中是不断流动的,能够让样品中的各个组分不断的、反复的被分配、解吸附。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温控。温度不可能一下子从室温涨到桂皮醛的沸点253℃,它是一个逐步升温的过程。在升温的过程中,载气中的其他的沸点低于253℃的化合物,逐个地变成气体分离出来。当浓度达到最高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峰值,继续升温到预定的温度,一般比样品最高沸点高40℃。

气相色谱程序升温速率是影响气相色谱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为1-10℃/min。如果升温速率太低,就会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将某个化合物都分离出来。化合物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越长,也容易造成污染,导致结果不准确。当然,也不要把升温速率设置的过高。升温速率越高,停留时间越短,可能一个峰在一会儿时间都出来了,两个峰之间间隔距离太短,容易杂合在一起。就像排队一样,速度太快,容易撞在一起。甚至,时间太短,有的还没全部分离出来,就到下个化合物了,从而造成峰展宽、分峰不清的现象。
当组分从色谱柱中分离出来,就进入检测器。检测器的作用,就是将测定到的样品组分转变为电的信号。目前检测器大多都是微分型检测器,根据检测原理分为浓度型和质量型两种。浓度型检测器就是载气中某个组分浓度瞬间的变化,这个瞬间变化幅度越大,浓度越高,检测器响应值就越大。质量检测器,则是在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内某个组分的量,会有对应的响应值产生,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可以检测微量的有机物含量,热导检测器(TCD)用于常量、半微量分析,有机、无机物检测。还有很多种类的检测器,在具体检测的时候采用。肉桂醛气相检测使用的检测器是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但也并不都是绝对的,看具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