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是植物中最丰富的营养元素之一,如果没有足够的钾离子存在,植物的根系就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结果变小或产量变低。钾参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以及抗病虫害、抗倒伏、抗低温、抗盐碱等恶劣环境。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糖分和维生素含量,让果实长的更结实。

对植物钾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用的比较多的,检测准确度高的还是原子吸收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也会有更高精密度的检测方法出现,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原子吸收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将处理好的植物样品,导入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化系统,使得样品中的钾离子原子化。钾的基态原子吸收钾空心阴极灯发射共振线,在766.5nm处检测吸光度值。其中,吸光度值是和钾离子的含量是呈线性关系的,通过对标准品系列进行定量检测,制作标准曲线。对样品进行处理和检测,根据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钾离子的含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很多的金属元素,根据对条件的变化来确定对元素的检测。根据不同型号的原子吸收仪的说明书,选择最佳的仪器参数。比如,钾的检测波长是766.5nm,灯电流为5mA,狭缝宽度为0.5nm,燃烧器高度为6mm,燃气流量为1.3L/min。开机点火稳定5-10min后即可开始测定。

从目前的检测技术来说,要测定植物样品中的某个元素含量,就需要做这个元素标准品的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就像是这个元素特有的标尺,用它来测量出样品中对应元素的有效含量。这个标准曲线选择的点是有限的,一般是配制6个点的标准品梯度浓度,包括零点对照。基本步骤是这样的,吸取钾标准溶液1,2,3,4,5ml到50ml容量瓶中,加入2ml氯化铯溶液,加入0.5ml硫酸,定容就可以得到了。在上机检测的时候,用0.0mg/L的溶液调整零点,分别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标准钾的浓度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对样品进行检测,并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钾的含量。